美国为什么帮苏联让外蒙独立?罗斯福:你问问蒋介石都干了啥?
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5:06    点击次数:168

1945年2月,美英苏在雅尔塔召开会议,共同签署了一份《三大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》。

协定中表示,苏联在对德战争结束后,要立刻对日本宣战。

作为回报,苏联将在中国获得一部分权益,其中也包括让外蒙古独立。

很多网友可能好奇,美国和国民政府是盟友,和苏联是死对头,为什么要出卖盟友利益,去向苏联谄媚呢?

在外蒙独立这件事上,蒋介石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?
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对老蒋来说颇为憋屈的事件。

1、让人“憋屈”的雅尔塔会议

1941年,日本偷袭珍珠港,彻底激怒了美国。

展开剩余91%

同年,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,而蒋介石也非常会站队,紧跟其后向日本宣战。

至此,日本陷入双线作战的尴尬境地,战败已成定局,只是时间问题罢了。

美国知道,中国在境内牵制的日军主力越多,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就会越轻松。因此,从1941年开始,美国开始向国民政府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,五年期间,总共援助国民政府超过2.2亿美元。

在美国的帮助下,蒋介石建立美械师,建立空军基地,拥有了专业的美国军事顾问,战力得到空前提升。

与此同时,国际反法西斯局势也日渐明朗起来,1943年,意大利投降,同年九月,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召开会议,宣布全球反法西斯战争,进入最后的大决战阶段。

此时的英美,完全将国民政府当成跟他们同级别的世界巨头,甚至打算二战结束后,和中国一起携手规划战后新秩序。只可惜老蒋不争气,因为一场战斗,直接改变了美国对他的看法。

1944年,诺曼底登陆,第二战场开辟,同年,美国战斗机从中国起飞,开始轰炸日本本土。

此时,所有人都知道,法西斯已经是秋后的蚂蚱,蹦跶不了几天了。

但就是拥有如此优势,蒋介石硬是在中国本土,打出了豫湘桂大溃败这样的战役,战斗持续了大半年,最终以20万平方公里国土沦陷,140多座主要城市丢失而结束。

本来,美国都已经在考虑,该用多少军队进攻日本本土了,结果老蒋的不争气,直接让罗斯福开始思考,反法西斯战争是否能在预期内实现,蒋介石靠不住,美国只能向苏联抛出橄榄枝。

至此,蒋介石在美国心中彻底降级,沦为对方小弟,人家直接不带他玩了。

1944年,美国驻苏联大使迪恩少将联系斯大林,一起商量向日本出兵的事宜。

斯大林表示,出兵可以,但美国必须要给予足够的军事援助,至少100万吨,最迟要在1945年6月前到位。除此之外,二战结束后,美国还要给予苏联足够的“好处”。

为了让斯大林出兵,罗斯福当即同意了对苏联进行军事援助的要求。

至于“好处”,1945年初,美英苏在雅尔塔召开会议,会议上,三方签订了《三大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》,协定中,苏联答应在欧洲战场战事结束后,对日本出兵。

作为回报,美国会帮助苏联一起,让其在中国得到足够的好处。

其中包括让外蒙独立、大连港口国际化、允许苏联在旅顺驻军、中苏共同管理南满铁路、千岛群岛等岛屿的归属权归苏联所有等。

条件之苛刻,不知道的,还以为我们又回到了鸦片战争那个屈辱的时代。

就这样,在美英苏的密谋下,只有蒋介石受伤的世界完成了。

2、苏联出兵东北,日本战败

由于此次会议,蒋介石并没有受邀参加,因此他迫切地想知道,美英苏在雅尔塔会议上,到底谈了些什么。

他当即派出密探去打探消息,得知美国要帮助苏联让外蒙独立后,蒋介石勃然大怒,以至于后来直接拒绝参加罗斯福的葬礼,但思量再三,他还是含泪默认了美国的要求。

因为蒋介石知道,抗战结束后,他与我党必有一战,此时和美国闹僵并不好,毕竟他还需要对方的援助。

退一万步来说,苏联被美国拉上贼船后,内战打响后,苏联已经不会对蒋介石置之不理,不管从哪方面来说,对蒋介石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。

从这件事就能看得出来,蒋介石有多么可悲,无论内战怎么打,都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,哪轮得到美国和苏联来指手画脚?

但蒋介石却宁愿出卖国家利益,也要和美苏联手,对自己人磨刀霍霍,这样的人,是注定不会成功的。

1945年6月,蒋经国和宋子文乘坐专机飞往苏联,打算就外蒙的问题,和斯大林进行谈判。

谈判过程中,双方各执一词,怎么也谈不拢。

蒋经国坚持认为,外蒙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表示可以让外蒙自治,但绝对不能独立。

斯大林则固执地表示,外蒙一定要独立,否则免谈。为迫使国民政府答应,苏联还借机出兵东北,资助新疆三区革命,以此作为筹码,逼迫蒋介石和宋子文在谈判书上签字。

面对斯大林的咄咄逼人,蒋经国没有办法,只能和苏联签订了《中苏友好同盟提条约》。

斯大林的目的达到后,之后的事情便顺畅了很多,1945年8月,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。苏联则组织大军陈兵东北,打响“八月风暴”,只用一个月时间,便打得关东军溃不成兵。

此时,日本裕仁天皇认为,日本再不投降,整个国家都将会沦陷,于是跳过议会,直接发布投降诏书。

至此,持续了14年的抗日战争,最终以日本的投降而告终。

3、国民党与苏联的“决裂”

日本投降后,蒋介石与我党的谈判事宜被提上了日程。

苏联毕竟拿了蒋介石不少好处,因此在谈判初期,苏联不留余力地帮助国民政府取得主动权。斯大林甚至直接给毛主席写信,要求他尽快飞往重庆,和蒋介石进行会谈。

得到斯大林的信件后,毛主席无比愤慨,却又没有办法,烧掉信件后,思量再三,毛主席最终决定,前往重庆,和蒋介石进行会谈,这便是著名的“重庆会谈”。

会谈期间,解放军已经率先一步,占领了东北的大部分工业城市。

蒋介石得知消息后,十分恼火,当即让斯大林向我党施压,让出东北的全部工业城市。

在斯大林压迫下,我军不得不让出东北大部分工业城市,开始实施“让开大路,占领两厢”的战略决策。

在此期间,毛主席多次给斯大林发电报,希望能前往苏联,和斯大林进行会谈,但每次都被对方给回绝了。

1949年,在国民党全面溃败时,斯大林依旧替他们说话,给毛主席发电报,要求解放军暂缓渡江战役的发起。对此,毛主席没有再选择妥协,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渡过长江,乘胜追击。

1949年底,蒋介石兵败退往台湾,但此时的他们,依旧对斯大林抱有幻想,希望苏联拒绝和新中国合作,继续支持国民政府,却遭到了苏联的严词拒绝。

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当天,苏联正式宣布和中国建交,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。至此,中苏开始进入蜜月期。

蒋介石得知消息后,大为恼火,于是在1952年,国民党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,通过了蒋介石提出的“反共抗俄基本论”,正式与苏联决裂。

至此,蒋介石和苏联的缘分彻底到头,不仅没能拿到一点好处,好将外蒙给弄丢了。

纵观整个事件,说到底,还是蒋介石不争气,在日军已显颓势的1944年,竟然硬是头顶全球反法西斯一片大好的局势,打出豫湘桂大溃败这样的败仗,也怨不得罗斯福会对他失望。

要知道,在抗战初期,淞沪会战、南京保卫战、武汉会战虽然都打输了,但战士们英勇奋战,硬是咬住日军,将他们狠狠钉在战场上,无法再前进一步,让抗日战争正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。

那个困难的阶段,我们都熬过来了,怎么在日本颓势的1944年,反而打了这样的败仗呢?

但纵使豫湘桂战役,蒋介石没有打好,在战斗结束后,他依旧可以选择整顿官场和改革军队,以应对接下来的战斗,他却并没有这样做,反而选择出卖国家利益,和美苏眉来眼去。

本来,无论是抗战还是内战,都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,外蒙作为我国的一部分,如何处理它,也是我们的内政,轮不到美苏来指手画脚。蒋介石却心甘情愿地,将其作为蛋糕任由别人来分割。

也许在他看来,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还没有他国民党总裁的位置来得重要。

这样的总裁,怨不得他会失败,而外蒙的丢失,他也要为此负全责,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,被千夫所指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下一篇:没有了